儿童纺织品强制国标登场 被称史上严格童装标准

2021-10-12 已读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要求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在重点提升质量的消费品目录中,儿童及婴幼儿服装赫然在列。这已不是国家第一次对童装质量提升提出要求。早在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就提出对儿童用品等8类重点产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2015年5月,专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的第一个强制性国标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发布,今年的6月1日,该标准正式实施,也被成为史上最严格童装标准。那么对于检测机构、童装企业及经销商来说,如何理解并适应新标准以提高童装产品的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急迫的问题。因此,特邀请该标准起草专家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主任、教授级高工徐路,来解读童装质量及检测。
 

      1、目前国内婴幼儿及儿童服装质量检测,主要依据哪些相关标准?

      GB 31701是专门针对婴幼儿和儿童纺织产品制定的一个全面、系统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根据婴幼儿和儿童群体的特点,在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基础上,针对婴幼儿产品所用织物增加了耐湿摩擦色牢度、6种邻苯二甲酸酯、铅和镉2种重金属的限定要求,以及附件应达到的抗拉强力要求;明确了对头颈、肩部、臂部、腰部、臀部、脚踝等不同部位服装绳带的安全要求,附件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尖端和锐利边缘。此外,该标准还要求婴幼儿和儿童纺织产品的包装中、产品上不应有金属针等锐利物,对于缝制在可贴身穿着的婴幼儿服装上的耐久性标签,应置于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位置。
 

      除了GB18401和GB 31701两项强制性安全标准外,目前,国内对婴幼儿及儿童服装质量检测依据的相关标准主要有:GB/T 18885-2009《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T 22702-2008《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GB/T 22705-2008《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GB/T 22854-2009《针织学生服》、GB/T 23328-2009《机织学生服》、GB/T 31900-2015《机织儿童服装》、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FZ/T 73045-2013《针织儿童服装》、FZ/T 73025-2013《婴幼儿针织服饰》、FZ/T 81014-2008《婴幼儿服装》等。这些标准均为推荐性标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用途自愿采用。
 

      2、GB 31701—2015被称作是史上最严格的童装标准,该标准规定的童装质量指标与国际上水平相比是怎样的?

      GB 31701规定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适用于在我国境内销售的0~14岁婴幼儿及儿童使用的纺织产品。布艺毛绒类玩具、布艺工艺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箱包、背提包、伞、地毯、专业运动服等不属于本标准的范围。该标准主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出了规定:
 

      1)限定了增塑剂和重金属含量。对于含有涂层和涂料印染的婴幼儿纺织产品,除了需要满足GB 18401-2010中对于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有害物质的要求外,本标准还增加了对DEHP、DBP、BBP、DINP、DIDP、DNOP 6种增塑剂和铅、镉2种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其中,总铅含量不超过90mg/kg,总镉含量不超过100 mg/kg。
 

      2)明确了服装绳带设计安全要求。鉴于绳带可能对婴幼儿和儿童造成窒息等潜在伤害,本标准借鉴欧美国家通行做法,按照7岁以下、7岁及以上两个年龄段,对头颈、肩部、臂部、腰部、臀部、脚踝等服装不同部位绳带的自由端、绳圈、伸出长度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3)规定了附件强力和锐利性要求。对于婴幼儿纺织产品,本标准明确提出不宜使用尺寸小于3mm的附件,且应达到相应的抗拉强力要求。同时,本标准还要求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所用附件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尖端和锐利边缘。
 

      4)包装必须安全、标识要一目了然。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包装中、产品上不应有金属针等锐利物。对于缝制在可贴身穿着的婴幼儿服装上的耐久性标签,应置于不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位置。婴幼儿纺织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本标准的编号及“婴幼儿用品”,儿童纺织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本标准的编号及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例如,GB 31701 A类、GB 31701 B类或GB 31701 C类)。
 

      GB 31701是国内外首个针对婴幼儿和儿童纺织产品的系统性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至今未制定统一的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国际标准。国外如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对儿童用品的安全性非常重视,并制定了儿童用品有关技术法规。但国外法规大多是针对产品的某项性能或者某个有害物质提出要求,如欧盟对各种有害物和儿童服装绳带规定了具体要求,日本对甲醛含量提出要求,美国在《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中对儿童用品铅含量和邻苯二甲酸酯提出要求,但目前国外还没有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制定一个全面、系统的安全法规和标准。
 

      本标准通过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种类和产品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参照国外相关法规和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在满足GB 18401的前提下,按照构成制品的不同组成部分,即:织物、填充物、附件及其他分别提出要求,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指标体系。因此,与国外法规相比更系统和完整。
 

      3、根据以往检测的实践来看,婴幼儿及儿童服装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对童装生产企业来说,应该做出哪些转变提高产品质量并适应新标准的有关要求?
 

      此前,我国主要依据GB 18401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进行基本安全控制和监管。从国家监督抽查的结果来看,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不合格项目中,很少涉及GB 18401的强制性安全要求的指标。可以说,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安全水平在近年得到了较大提升。GB 31701发布后,该标准在GB 18401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构筑了更为严格和系统的安全屏障。从我们制定GB 31701标准过程中的调研情况,以及GB 31701发布后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检验机构风险监测情况来看,目前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附件的抗拉强力、服装绳带等方面达不到标准要求。
 

      对于童装生产企业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理解标准,按照GB 31701的要求组织生产,从源头抓起,把好各个环节质量关。在选择婴幼儿及儿童纺织品和服装面料、辅料、配件,以及设计产品结构和款式时都要按照GB 31701的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绳带设计,按照标准要求控制绳带长度,加强附件在服装上的附着力,避免可能危及婴幼儿及儿童安全和健康的因素。
 

     4、一款合格的婴幼儿及儿童服装,其产品标识上应该有哪些信息?

      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的标识上应该包括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号型或规格、纤维成分及含量、维护方法、执行的产品标准、安全类别等信息。可以采用直接印刷在产品上或包装上、耐久性标签、悬挂在产品上的标签等多种形式。当采用多种形式时,应保证其内容的一致性。号型或规格、纤维成分及含量和维护方法三项内容应采用耐久性标签,其余的内容宜采用耐久性标签以外的形式。对于采用耐久性标签对产品的使用有影响,例如,袜子、手套等产品,可不采用耐久性标签。
 

      GB 31701要求安全类别的标注方式与GB 18401有所不同。GB31701要求婴幼儿纺织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标准的编号及“婴幼儿用品”,儿童纺织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标准的编号及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例如,GB 31701 A类、GB 31701 B类或GB 31701 C类);GB 18401要求婴幼儿纺织产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其他产品只标注基本安全技术要求类别(例如,A类、B类或C类),不要求标注标准的编号。
 

      GB 18401是针对纺织产品基本安全的标准,GB 31701是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品安全的标准,后者考核指标更全面。符合GB 31701的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一定符合GB 18401,但符合GB 18401的产品不一定符合GB 31701。因此,按GB 31701要求标明了安全技术类别的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可不必标注GB 18401的安全技术类别。
 

      5、对童装产品经销商以及消费者来说,有哪些简单易于操作的办法来判断童装质量?

      在选购婴童服装时,家长不仅要关注颜色和样式是否好看、可爱,更要注重服装质量,不能因为材质与设计的缘故,损害到孩子的健康,选购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看服装的标识:购买婴幼儿服装时,要选购标签上标明“GB 31701 婴幼儿用品”字样的产品,购买儿童服装时,要看标签上是否标注了“GB 31701 B类”或者“GB 31701 C类”。如果是购买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服装,要看是否有“GB 31701 B类”字样。
 

      二看服装的样式:尽量选购绳带少、绳带短的服装,对于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一定要选购头部和颈部没有绳带的产品。
 

      三看服装的附件:注意拉链、纽扣等附件是否有锐利的尖端和边缘,纽扣、小装饰物等是否牢固。

服务地区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Copyright © 百检(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9010749号

电话: 邮箱:

地址: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