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类玩具检测

2021-04-19 已读

  最近各种软软的、黏黏的,像果冻一样的“泥”类玩具走红于网络平台和校园小卖铺, 例如“水晶泥”、“轻土玩具”、“史莱姆”、“泡泡泥”、“棉花泥”、“戳戳泥”、“雪花泥”等等。这些“泥”类玩具五颜六色、触感柔软、能变换各种形状,还可以用来吹泡泡,画画等,深受小朋友喜爱。 然而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络舆情监测发现,因水晶泥、史莱姆等各种“泥”类玩具导致儿童误食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据悉,全国各地针对校园周边“泥”类玩具销售场所开展了专项整治,但在网络上,“泥”类玩具仍然在售,且销量很大。为保护儿童免受此类产品伤害,百检第三方检测专家对市场上销售的泥类玩具进行分析测试。
 

  尽管“泥”类玩具花样繁多,但其制作原理都是利用溶解在水里的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和交联剂硼砂(也称助凝剂)发生化学反应,溶解状态的聚乙烯醇被硼砂的阴离子拉到一起形成网状结构的水凝胶。在此基础上添加剃须膏、洗手液、乳液、色素、亮片、小珠子、黏土等就成为了孩子喜欢的各种“水晶泥”、“史莱姆”、“泡泡泥”、“棉花泥”、“戳戳泥”等等。
 

  无论是成品还是自制的“泥”类玩具,硼砂都是制作的必备原料之一。硼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极大,短时间内过量摄入,会出现恶心、呕吐、忧郁、惊厥、皮肤潮红、循环衰竭等症状。若长期过量摄入,会引发多脏器的积蓄性中毒,造成肝、肾、脑、肺等器官的损伤。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3克,成人致死量为15~20克,儿童致死量为5克(食品中非法添加硼砂的危害。
 

  鉴于硼的毒性,我国和世界多国禁止将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并对硼的摄入提出了限定,例如,我国GB 5749-2006 《生活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了饮用水中硼的限值为0.5mg/L。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的硼摄入量为1~13mg/d。欧盟对液体、颜料、胶状物等材料玩具的硼含量的要求限量为300mg/kg等。通过市场上随机购买的10款成品“水晶泥”类产品测试结果表明,8款产品的硼含量超过了300mg/kg,最高的一款达到了1336mg/kg,远超过了各国对硼含量的安全限定。儿童在使用成品水晶泥吹泡泡过程中一旦误食,就有可能发生硼砂中毒的危险。
 

  在市场上销售的泥类玩具,需要符合GB 6675-4:2014 玩具安全第4部分:砷,钡,镉,铬,汞,铅,锑,锡等重金属溶出的要求。还需要按照标准GB 26387-2011《玩具安全化学及类似活动的实验玩具》的要求,不应含有标准规定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化学配制品,应标识警告语。若泥类玩具供应商,需要生产和销售此类产品,应尽量规范自己生产符合国家要求标准后投放市场销售。

服务地区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Copyright © 百检(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9010749号

电话:185-0176-3637 邮箱:673660285@qq.com

地址:上海徐家汇宜山路700号B2栋502室 免责声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